解难题惠民生 促发展保稳定

发布日期:2020-06-15 15:01 编辑:商务局站点管理员 来源:宿州市商务局 阅读: 字号:【  

2019年,我市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破解治理难题、保障社会稳定、增强群众获得感中不断探索实践,促进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

用功用心,精准落实改革举措

持续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出台《宿州市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清单》,深化政法机构体制改革,完成政法委机关机构改革,法院、检察院完成内设机构整合,司法行政机关理顺了合并重组后的职能。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40名法院领导和145名庭长、副庭长进入员额法官,主动承担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的审判责任,全市检察院推进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

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印发《关于贯彻<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年)>的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启动2019年“江淮普法行”及“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有效落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全市419名法律顾问,入驻1323个行政村(社区),处理涉法涉诉问题5件,收集办理各类诉求建议61件,办结率92%。

全面推进政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依托市政务服务网建立全市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大厅,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最多跑一次”工作,167项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深化“不见面审批”改革。司法行政机关推动“互联网+”与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合,创建法律服务“网上店铺”244家,发布法律服务产品1239个。

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根据省、市关于推进机构改革总体工作部署,2019年3月底前完成市应急管理局和各县区应急管理局挂牌。出台《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重大风险专项工作方案》,对防范化解措施进行细化和完善。完善应急联动机制。落实全年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加强宿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实现13个主要涉灾部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互联互通,预警覆盖率100%。

独具匠心,高位推进试点创新

推进全国社会心理服务试点城市建设。建立9家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7家具备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的医疗机构,成立了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市人防心理防护专业队、心理卫生学会、心理咨询师委员会、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开展“迎新年、送心礼”百场心理服务宣讲活动,受众1.3万人,发挥市级心理服务总站、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及村(社区)心理服务室作用,探索“心防惠民”新路径。

推动平安宿州建设,建成市级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总平台1套、市级综治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分平台1套、市级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分平台1套、市级社会视频资源整合平台1套,并同步建成县区、乡镇、村三级综治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圆满完成司法行政系统“全程网办”试点工作。按照“省级统筹、顶层规划、试点先行、成熟推广”原则及省统一节点要求,市司法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攻坚克难,全力推进。2019年9月10日,经省政务服务攻坚组测试评审,我市“全程网办”23项改革事项全部通过评审验收,评审通过率100%,在全省各试点市中率先完成试点任务。

顺应民心,积极有效化解矛盾

大力推行“三说一听”,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行群众说事、政法说法、孝贤说德、公开听证为主要内容的“三说一听”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做到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早解决,这一创新做法被评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相继在《法制日报》《安徽日报》等刊登推广,人民网、搜狐网、新浪网、中安在线等纷纷报道与转载。

不断提升法援品牌建设水平。相继出台了《2019年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办法》《关于全面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通知》《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将审判阶段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刑事被告人全部纳入法律援助对象范围,实行优先指派、优先办理。2019年办理各类刑事法律援助案件3363件,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5.71%。不断强化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组织开展了“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组织律师走进市区“金方世纪城”在建工地和宿州美克瑞斯制衣有限公司,向300余名农民工宣传法律援助政策;春节前夕,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7名律师到市信访局接待大厅,直接参与化解和代理农民工维权案件,参与化解农民工维权案件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