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579/201312-00374 信息分类: 本部门预算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务公开网
成文日期: 2013-12-19 发布日期: 2013-12-19 21:47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2013-12-19 21:47:40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关于宿州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关于宿州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3-12-19 21:47

关于宿州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3年1月7日在宿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王超英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宿州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应对宏观环境复杂变化,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保持财政良好运行态势,圆满完成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

201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83亿元,比上年增加19亿元,增长29.6%,完成预算的107.7%。地方财政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加14.3亿元,增长36.8%。全市财政支出192.9亿元,比上年增加36.2亿元,增长23.1%,完成预算的114.7%。

市级财政总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加5.1亿元,增长32.3%,完成预算的115.1%。市级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比上年增加4.3亿元,增长44.4%,完成预算的132.1%。市级财政支出33.5亿元,比上年增加11.3亿元,增长51.2%,完成预算的100.2%。

全市年终滚存结余6亿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5.9亿元,净结余0.1亿元。市级年终滚存结余3.3亿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3.2亿元,净结余0.1亿元。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在决算编制汇总后,还会有些变化。

2012年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  财政实力持续增强,重点支出切实保障

2012年,全市财政收入连跨两个十亿元台阶,实现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实现53亿元,占财政收入的63.8%,可用财力较快增长。税收对财政收入拉动作用明显,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80.7%,其中:增值税收入23.9亿元,增长18.1%;营业税收入14.1亿元,增长22.6%;企业所得税收入7.9亿元,增长30.5%。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92.9亿元,连跨四个十亿元台阶,比上年增加36.2亿元,增长23.1%。财政民生支出完成155.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4%,其中:教育支出42.4亿元,增长5.5%;农林水事务支出31.5亿元,增长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8亿元,增长25.7%;住房保障支出12.7亿元,增长6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8亿元,增长162.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亿元,增长101.7%。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二)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促进发展措施得力

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努力增加有效投入,稳定经济增长。一是努力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市财政直接投入3.45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体育馆、新汴河城区段综合治理等项目进展迅速,四有社区建设、清水工程等民生项目加快推进。二是全力支持经济发展。积极申报争取上级各类扶持经济发展资金28.4亿元,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争取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06亿元,有效弥补了部分项目资金缺口。市财政直接安排各类支持经济发展资金1.3亿元,支持工业五年扩张、白酒产业振兴等重要战略实施,扶持壮大工业经济。筹集资金2亿元,注资宿马现代产业园投资公司。安排高新区发展资金2000万元,支持园区经济发展。向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增资2000万元,增强其融资担保能力。及时兑现奖励资金130万元,鼓励异地银行业金融机构落户宿州。安排资金1250万元,支持交投、教投等融资平台设立。全力支持市建投公司做好融资工作。三是积极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用足用活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兑付财政补贴资金2.9亿元,拉动市场销售22.9亿元,繁荣和发展了农村消费市场。

(三)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统筹发展步伐加快

2012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31.5亿元,比上年增加8.2亿元,增长35%,高于财政总支出增幅11.9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一是着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稳步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完成投资10.5亿元。推进新一轮治淮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完成投资8.5亿元。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完成项目1921个,拨付财政奖补资金2.8亿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财政投资1650万元。二是促进农业加快发展。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财政投资0.9亿元,改造中低产田7.7万亩,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20个。大力支持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整合各类支农资金10.5亿元,集中实施规模开发,取得良好效益。统筹安排使用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2.5亿元,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有力促进全市粮食总产实现“九连增”。三是着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一卡通”及时兑现涉农补贴资金15.8亿元,农民人均受益285元。安排扶贫资金1.2亿元,帮助群众增收脱贫。投入1.3亿元,支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为近9万农户提供34亿元农业生产风险保障。

(四)民生投入显著增加,社会保障更加有力

2012年,全市民生支出155.1亿元,增长24.7%,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1.6个百分点。其中,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55.6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增长30.5%。一是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加投入2.9亿元,将农村五保户供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分别提高了10%,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了2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实施,完成参保335.4万人,发放基础养老金5亿元。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教育经费8.7亿元,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促进高校债务化解,加快推进职教大市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入资金2.9亿元,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四是显著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筹集落实各类资金38.4亿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25288套,改造农村危房7422户,不断改善城乡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

 (五) 财政改革全面深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着力强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预算编制水平不断提高,预算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显著增强。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基本实现财政性资金全覆盖。不断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全面实现规范设置、归口管理。强力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公用经费支出透明度显著提高。积极推进综合治税,着力构建“政府领导、财税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的协税护税体系,有效保证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顺利收官,为本届政府财政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四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实现较快发展,财政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四年来,全市公共财政收入由2008年的27.4亿增加到2012年的83亿元,四年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长31.9%,超过前四年财政收入年均增幅10个百分点,是建国以来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四年。特别是园区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财政增收的新亮点。市开发区财政收入四年增加6.7倍,年均增长66.7%,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

二是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四年来,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由2008年的71.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92.9亿元,年均增长28.1%。与此同时,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新增财力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于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用于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和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累计完成343.8亿元,分别实现增长62.4%、198.6%、210%、117.1%、504%和460.1%。与此同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发展措施得力。四年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支出累计完成41.5亿元,年均增长20.6%。围绕稳增长、促转型,市财政相继设立了工业五年扩张、财源培植、白酒产业振兴、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招商引资、服务业流通业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等专项扶持资金,累计完成支出4.7亿元,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是强农惠农成效显著。四年来,农林水事务支出累计完成89.2亿元,年均增长43.6%,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15.5个百分点。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补贴51.5亿元,农民人均受益近千元。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5.42亿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8.4万亩,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个,带动农户增收2.7亿元。累计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4.3亿元,支付理赔资金3.4亿元,受益农户超过180万户次。

五是民生改善力度空前。四年来,坚持民生优先理念,集中财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累计完成民生支出496.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80%以上。其中,省民生工程实施由2008年的18项增加到33项,累计完成财政投资140.4亿元,直接受益人口在600万以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民生的巨大变化。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日益完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上学难问题有效缓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加快建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全面实施,群众就医个人负担进一步减轻。财政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投入持续加大,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状况加快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积极就业政策有效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社保覆盖范围更广,保障水平更高。

六是财政改革加快推进。四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更新理财观念,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改革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深入,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预算编制质量不断提高。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加快推进,财政性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覆盖,会计核算中心转轨全面完成,公务卡制度全面实施,财政支出更加规范透明。预算绩效管理稳步推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综合治税平台建成使用,社会化治税机制有效建立。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全面推广实施,财政工作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财政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基本实现了对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督,有效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财政改革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人均财力水平偏低,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结构不优,新兴产业不足,财政持续增收的内生动力不足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财政预算安排

(一)  公共财政预算

全市预算:全市代编预算财政总收入计划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支出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7亿元,增长8.8%。

市本级预算: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24.1亿元,比上年收入完成数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3.4亿元。加转移性收入8.5亿元,市级预算总收入22.6亿元。市级预算支出20.6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35.5%,加省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列入预算2.1亿元,市级预算总支出22.6亿元,收支平衡。

2013年市级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保平衡。收入预算安排充分考虑各种收入政策调整影响因素,并保持与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适应,与部门履行职能及事业发展计划相协调,做到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坚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集中财力办大事。按照公共财政的支出方向,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先保障科技、教育等法定支出增长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需要,将更多财力用在稳增长、惠民生、保改革、促和谐等方面。

综合预算促统筹。坚持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加大财政收入统筹力度,对部门及所属单位的财政结转结余资金、非税收入和资产收益等各项收入实行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真正做到收入核算“一本帐”,支出管理“一盘棋”。

科学理财重绩效。健全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注重预算绩效与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努力使财政支出责任更加明晰,财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更加有效。

按照上述原则,市级基本支出预算,坚持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完善预算供给政策,规范收入分配,进一步提高了公用经费综合定额、退休人员活动经费和编内工勤人员供给标准,增加安排了会议费、网络运行费,适当调整了对部分单位的经费补助,足额预留了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资金,共安排支出9.98亿元,比上年增加2.28亿元,增长29.7%。其中:人员经费5.22亿元,增加0.94亿元,增长21.8%;公用经费1.16亿元,增加0.29亿元,增长32.5%;专项业务费2.6亿元,增加0.87亿元,增长50.7%。项目支出预算坚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主线,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中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共安排支出12.58亿元,比上年增加1.62亿元,增长14.8%。其中:本级财力安排10.52亿元,比上年增加1.93亿元,增长22.4%;省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安排2.05亿元,比上年减少0.31亿元,下降13%。

2013年市直项目支出预算主要安排情况如下:

一是新增安排项目19个,共支出34666万元。具体为高新区扶持发展资金20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文化强市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500万元、万亩森林长廊工程500万元、外贸发展专项600万元、购房补贴200万元、企业上市奖补资金200万元,营改增过渡时期财政扶持资金2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市级配套200万元、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市级配套66万元、演艺集团改制经费600万元、警示基地建设资金1000万元,质检中心建设500万元、军分区某基地建设700万元、妇女工作专项30万元、其他重点工程资金22770万元和卫校升医专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市立医院汴北新区项目贷款贴息等。

二是延续项目有76个,其中:增加支出预算安排的项目有31个,主要包括:城市绿化经费2000万元,增加1000万元;政府奖励资金1500万元,增加800万元;重大卫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1000万元,增加400万元;科技三项费用增加50万元;科技创新基金增加50万元;科技奖励资金增加20万元;服务业流通业旅游业发展专项增加220万元;城市公交补贴增加100万元;市直学校免学费1000万元,增加700万元;计生专项增加20万元;肉厂社保基金增加100万元;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增加300万元;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息5601万元,增加2101万元。继续按原有规模安排支出预算的项目有44个,主要包括民生工程配套、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市级补助、职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高中职高中奖助学金市级配套、就业资金、见义勇为基金、离休人员医疗费、城市规划编制经费、重点项目编制前期工作经费、财源培植资金、工业五年扩展专项、招商引资专项、环境保护治理、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专项、城市污水管网运行补助、天网工程建设、政府应急预案专项经费、政府设备购置经费、政府偿债准备金、预备费等。

三是调由基金预算安排的支出项有3个,包括美好乡村建设专项5000万元,新汴河治理地方配套3000万,清水工程项目资金1000万。

四是省提前通知2013年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列入预算20546.10万元,主要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8101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4945万元,家电下乡中央财政补贴1785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11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00万元,外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420万元,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100万元,就业补助1400万,重大公共卫生专项493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500万元等。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13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7398万元,比上年增加11579万元,增长10%。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1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365万元,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800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435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9853万元,比上年增加72760万元,增长62.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支出160000万元,主要用于征地拆迁补偿成本性支出、城市建设支出、廉租住房支出和交投扩充资本金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支出5804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安排支出2776万元;水利基金安排支出5435万元。政府性基金滚存结余6643万元。

    三、2013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2013年的财政预算,对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美好宿州建设意义重大。为圆满完成全年预算,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抢抓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规划、振兴皖北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支撑发展、优化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扎实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落实过渡时期财政扶持政策,促进服务业更好发展。落实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和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落实支持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对蔬菜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降低物流成本。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法律明文规定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原则上由财政等部门征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二是努力增加财政有效投入。积极争取上级各类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工业五年扩展、白酒产业振兴、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出口补贴等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放大和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生产领域,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二)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财政收支目标完成

坚持把预算执行管理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努力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保证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抓好预算收入组织工作。自觉把组织收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切实放在心上,抓在手里,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税收政策变化,发挥综合治税平台作用,加强收入分析,创新征管方式,细化征管措施,严防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密切关注收入进度,更加注重收入调度,强化收入时间节点控制,立足于提前完成任务,逐月分解落实任务,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完成。二是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强化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灵活采取会商、约谈、通报等方式,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三)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全力推动和谐宿州建设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一是努力提高财政民生支出比重。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新增支出更多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民生领域倾斜,保证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二是稳步实施民生工程。积极完善协调推进、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等措施,创新管理新机制,最大限度提高工程实施效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在保证省33项民生工程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上,按照积极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努力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挤出更多资金,用于支持政府办好惠民实事,让更多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四)全面落实惠农强农政策,着力支持美好乡村建设

坚持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统筹做好服务“三农”工作。一是及时足额落实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保证2013年各级财政投入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二是突出做好各类涉农资金整合。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进行各类涉农资金整合,集中用于美好乡村建设。更加注重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贴息、奖补等政策,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美好乡村建设,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农民投资投劳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更多财力支撑。三是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充分发挥基层财政一线监督的优势,夯实惠农补贴政策基础,构筑“一卡通”发放绿色通道。进一步健全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保证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规范、渠道通畅、效益明显。

(五)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发展

加快启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立健全政府预算体系。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单一帐户体系,全面实行公务卡制度,建立覆盖各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持续加大对集中采购目录以及公开招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各位代表,今年全市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依法监督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型发展、加速崛起、兴宿富民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扎实工作,为实现“四个宿州”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