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579/202011-00023 信息分类: 扶贫项目
发布机构: 宿州市商务局
成文日期: 2020-11-13 发布日期: 2020-11-13 15:52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宿州市电子商务基本情况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宿州市电子商务基本情况

来源:宿州市商务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0-11-13 15:52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20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将其作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集中要素,强力推进,全市电商发展取得较好成效。2019年,根据调研摸底显示,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193.7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86.6亿元,同比增长21%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市开设线上店铺43500余家,其中实物活跃店铺6000余家,注册活跃电商企业1000家左右,带动约20万人在电商相关行业从业就业。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通过各县区商务部门摸排调研显示,1-8月份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约109.7亿元,同比增长18.27%,全市农产品累计网销额约51.05亿元,同比增长10.55%根据省电子商务监测平台数据显示,1-8月份宿州市实现网络零售额45.2亿元,全省排名第7位。增速97%,全省排名第1位。五个县区全部进入全省增幅20强(其中:萧县第3位、砀山县第8位、泗县第10位、埇桥区第12位、灵璧线第14位)。新增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531个,现有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2400开展农村电商培训4000人次。其中:开展电商扶贫培训32场,培训网点经营者、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村两委、产业发展指导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864人次。建设农村电商利益联结模式项目38个,带动贫困群众855人增收。 1-7月,全市快递业务量4001万件,同比增长41.7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82亿元,同比增长54.75%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行政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市财政连续3年拿出10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在网商培育、项目建设、农产品网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自2017年起,按照全省农村电商的统一部署,连续3年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农村电商优化升级政策文件,为我市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提供政策保障。2020年,为应对疫情对消费影响,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触网碰电,鼓励企业开展线上促销、直播带货和拓展市场,出台了《宿州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商贸业稳定发展激发消费活力的若干支持措施》

(二)注重示范引领。多年来,不断加强电商示范体系建设,通过示范带动全市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一是积极争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2015年以来,我市砀山县、泗县、萧县、灵璧县4个县相继成功申报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全省第一个实现县域国家级示范县全覆盖,争取国家财政资金近亿元,为我市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20195月,砀山县作为已支持过的国贫县,再次入选国家示范县。二是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今年以来,宿州市新增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4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全市创建2019年全省农村电商省级示范镇5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19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点30个以及省级农村电商示范企业6个、示范品牌12个。当前,拥有省级农村电商进县2个(埇桥区、砀山县),省级示范镇16个、示范村602019年我市安徽壹度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唯一一家企业入选商务部首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商务企业,20209月安徽亿度网络科技公司获选全国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近年来,该公司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帮助农民增收约3500万元。三是培育电商扶贫模范典型。涌现出身残志坚励志电商女孩李娟等一批电商创新创业模范典型,李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砀山县政府多次在全国农村电商会上做交流发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推广砀山精准电商扶贫经验。20197月,宿州市作为农村电商发展成效明显的市,受到省政府全省通报表扬。

(三)助力脱贫攻坚。结合电商产业精准扶贫的要求,将电商扶贫纳入全市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把农村电商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持续带动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增效增收。一是大力开展电商培训。针对电商服务网点、愿参与能参与贫困群众、返乡创业、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村两委等人员开展培训近万人次。近年来,全市帮助贫困地区1000余人开设网店,6000余人在电商相关领域从业就业。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网点开展农产品上行并帮助周边贫困群众网销,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你种我销、你养我卖模式,带动相关产业链脱贫。全市目前推广此类模式项目38个,带动贫困户855人实现增收。三是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产品产销对接。2019年全市商务部门主动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促销活动、网络直播带货、电商购物节、新品发售仪式等活动13场,实现贫困地区农村产品网络销售约1000万元。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鼓励各地电商企业和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电商的线上资源优势,通过网络直播、内容电商、社交电商、对接大型电商平台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推进本地滞销农副产品线上销售。上半年,全市商务系统开展直播带货等产销对接活动32场,通过电商渠道主动销售贫困地区滞销农副产品约1800万元,受益贫困户百余人。

(四)夯实电商基础。按照省委、省政府电商进农村工作部署,将农村电商工作纳入民生工程,持续做好电商振兴乡村提升。着力推动贫困地区两中心、一站点建设,构建电商公共服务、物流配套、乡村网点基础设施布局。全市县域电商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快递物流配送中心全部建成运营并发挥综合服务功能。2019年,对全市1187个行政村电商网点全面排查,进行登记核实、分类挂牌、调整清理和优化升级,并对每一个网点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目前,全市现有村级电商服务网点925个,其中:综合服务网点数142个(贫困村58个),便民网点783个(贫困村238个),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创业就业、农产品网销、代买代购、快递收发、生活缴费等服务。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初显成效,全市拥有高标准电商产业集聚园区9个,园区及配套建筑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吸引入驻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配套企业500余家,在招商融资、仓储物流、营销策划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五)营造发展环境。一是打造网销知名品牌,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积极组织全市优秀电商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国农商互联大会、安徽名特优农产品展会等各类展会和活动,在国家、省市展会搭建我市电商扶贫专区,宣传推介我市贫困地区优质农副产品。每年主动组织我市企业参与 三品一标认证培训。二是加强电商培训,建设电商专业队伍。近年来,全市累计举办培训班200余场,开展电商培训总人数约5万人次,其中实操培训5千余人次。市局组织开展了浙江大学电商宿州专题培训班、《电子商务法》宣贯专题班等培训。三是开展电子商务竞赛,多渠道营造发展氛围。组织参加全省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大赛、全省农村电商大赛、安徽好网货大赛等各类活动,并均获得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四是为电商企业做好服务。为提高重点电商企业服务质量,重新组建宿州市第二届电子商务协会,定期举办会员交流活动。对全市2019年网上零售额500万元以上的重点电商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摸排,建立重点电商企业库,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入库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入库企业45家,入库企业年网销售约24亿元,其中:网销售超千万企业28家,超5000万企业8家,超亿元企业3家。

(六)培育电商主体。一是加强与苏宁易购、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电商企业对接,近年来,宿州市政府分别与阿里巴巴、苏宁集团、京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积极与拼多多环球捕手、云集等新型社交电商开展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通过各大电商平台借船出海。二是做好本地电商企业孵化培育,精准构建产品体系,打造宿州好网货。全市打造出壹度拼拼、小马科技、龙润堂等一批知名本地电商企业和网商品牌。

三、存在问题

(一)网上销售数据难以统计。作为互联网产业中的新兴商业模式,由于电子商务营销手段和经营方式变化较快,很多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兴模式的销售数据难以统计,传统统计方式无法全面掌握全市电商交易数据和情况。

(二)电子商务人才较为缺乏。受政策环境和待遇影响,电商人才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大量电商从业人员和管理人才,市级商务部门也无专门的电子商务机构科室。企业缺乏会网络信息技术、会电商经营、能依托本地特色产业、促进本地农产品上行的本土电商人才,同时缺少懂产品宣传、营销策划、摄影美工、收货发货、售后服务的运营团队,制约了我市电商发展。

)农产品上行品牌不过硬。宿州市农产品种类较多,但农产品电商品牌培育力度不够,尤其是很多贫困地区的优质产品缺乏统一的质量检测认证,缺少生产标准,缺少质量溯源体系,质量参差不齐,适合网络销售的网货较少,农产品上行困难。

)基础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仓储物流配送、快递服务、营销推广、金融服务以及电子结算等关键环节上,存在一定差距,物流成本偏高,冷链基础设施较为缺乏。例如,由于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滞后、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同时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旺季过后,货源供应受到严重影响,无法保障网销产品的持续性。

四、下一步建议和打算

宿州市电商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部分地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全市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于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依然存在着产业支撑基础薄弱、电商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和我市电商发展实际,需继续加强政策支持,紧密结合全国电商发展的最新需求和变化,及时做好顶层设计,调整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发挥政策引领效用。

同时,下一步,宿州市将严格按照省商务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改善电商基础设施。继续夯实基础,巩固提升两中心、一站点功能,优化村级电商服务网点。一是不断丰富和拓展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中心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带动力;二是进一步做好现存网点的优化升级,指导帮助网点发挥农村产品上行、快递收发、生活缴费、金融服务、政策宣传服务和当地农产品信息上报等更多功能作用;三是对县区物流快递资源进一步整合,支持鼓励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电商销售等相关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

(二)持续加强电商人才培训。积极探索电商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子,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持续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做好电子商务服务技能培训,设计不同的就业和培训模式,让更多的从业者和创业者能够找到合适的就业、创业方向和岗位。

(三)着力夯实产业支撑基础。结合产业基础和脱贫规划,确定特色产业和主导网销产品,推动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农产品和休闲农业网上销售。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特色产业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为电商发展筑牢产业支撑基础。持续做好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你种我销、你养我卖模式的培育和推广,带动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就业创业

(四)加强与国内电商平台合作。在抓好标准化建设 品牌化塑造,打造当地好网货、好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本地企业与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企业对接合作,利用电商企业资源、信息、渠道优势,促进我市农产品网络销售和产销对接,带动帮助更多的群众就业创业。

(五)持续优化电商发展环境。继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促销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消费潜力,清空因受疫情影响的农副产品。同时,鼓励各地开展电商直播促销等活动,发现和培育一批本省高素质电商直播人才,组织电商从业者参与全省电商直播大赛。积极培育本地品牌,继续组织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挖掘各地适合网上销售的特色产品和网销品牌,组织企业参加第三届安徽好网货大赛、安徽农产品展销会、皖美好车云端GO”汽车云展等各类比赛、展会活动,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商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