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在抖音里干这事,侵权!
近期,在抖音等视频平台的直播间多了一种“新玩法”——“代打电话”。“粉丝”只需关注主播,并在直播间刷一个礼物,便可私信主播,告知联系方式、想说的话,让主播为其“传话”。部分主播明确标注可通过代打电话测试男女友、告白、道歉、挽留、恶搞。
对此,律师表示,此举涉嫌侵害隐私权。
请主播代打电话需要先刷礼物2月12日晚9时许,记者在抖音平台搜索“代打电话”直播间,发现有十余个直播间正在直播,直播间观看人数从个位数至30余人不等。
点进直播间后,部分空闲主播会主动告知“代打电话”的参与方式,基本都为“刷礼物”。而主播要求刷的礼物一般为价值9.9元的“墨镜”或价值19.9元的“礼花筒”,部分繁忙的主播表示,刷价值52元的“热气球”可以“插队”。在“粉丝”为主播刷完礼物后,主播便会告知其关注自己,并将想打的电话与内容发给自己。一系列流程完毕后,主播便会直播打电话的过程。
主播:“喂,李总吗?”
被打电话者:“哪位?”
主播:“我有一个闺蜜,特别喜欢你,但她不好意思跟你说,所以让我给你打个电话,问一下你是否单身?”
被打电话者:“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你,你可能搞错了。”
随后,被打电话者挂断了该主播的电话。主播表示,若“粉丝”提供的电话未接通,则可以在以后直播时回拨,不额外收取费用,但若打通交流后被挂断,下次再打则需要另收费用。
直播间客户不断“粉丝”需求各不相同记者在2个“代打电话”直播间里分别观看了30分钟,共有7名“粉丝”刷礼物要求打电话。其中,有3人要求打电话表白,1人要求测试男友,2人要求带话给前任,1人要求送祝福给朋友。
记者联系到曾在抖音平台做过“代打电话”主播的小青(化名),小青表示,自己目前是一名大四学生。之所以选择做“代打电话”主播,一是因为个人兴趣,二是打电话几乎没有任何门槛,且她觉得此事很有“商机”,赚得不少。
对于获取到的个人信息,她表示不会非法使用,“但如果有心人拥有了这些信息,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
律师表示“代打电话”涉嫌侵害公民隐私权
将他人电话和个人信息提供给主播,主播“当众”给其打电话,这种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权利?将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对此,记者咨询了安徽大森律师事务所的徐永康律师。
徐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第一千零三十四、第一千零三十五条的规定,个人电话等信息属于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以电话等形式侵扰他人私生活的安宁,属于侵害隐私权。
“未经他人同意,将他人的电话、情感经历等信息泄露给主播,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主播进一步进行电话联系,涉嫌侵害公民隐私权。受侵害一方可依据《民法典》向实施侵害的一方主张损害赔偿。”
徐律师表示,如果电话内容涉及如恐吓、威胁、侮辱、诽谤等信息,则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对于直播平台而言,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如平台未落实主体责任,健全信息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应急处置、技术保障等制度,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则可能面临被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的法律风险。”
来源 | 安徽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