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宿州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原则,聚焦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化解核心任务,从机制建设、监测预警、应急准备、社会动员等方面多维度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系统构建起覆盖全面、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体系,着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一、织密防灾“责任网”,夯实机制建设根基
一是高位推动,完善整体规划。2025年,宿州市委、市政府6次召开防震减灾救灾专题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2025年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基层应急能力”、“科普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同步纳入市级“十五五”防灾减灾救灾专项规划。
二是机制保障,确保责任落实。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体系,市、县级层面设立相应指挥协调机构,乡镇(街道)明确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村(社区)由“两委”成员、网格员等担任灾害信息员,形成纵向到底、层级清晰的组织架构。
三是统分结合,健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由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应急、地震、住建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地震防范应对工作机制。应急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常态化调度,地震部门负责定期组织会商研判,其他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工作,确保责任落实无缝隙、全覆盖。
二、科技赋能“强感知”,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一是预警提效,聚焦“最后一公里”。宿州市重点拓展学校、矿山、交通枢纽等高烈度区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年内实现矿山、精密制造、大型危化企业等关键场所地震预警终端设备全覆盖。建立郯庐断裂带中南段联防联动机制,与省内外13个测震台站共享监测信息,确保数据精准及时。
二是源头管控,筑牢“安全墙”。坚持“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公众搞明白”的系统性思维,完成城市活断层探测并应用于城市规划,推进泗县地震构造环境探查、灵璧县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等重点工程。住建、地震、教体、卫健、水利等部门持续开展城乡民房抗震性能普查及重大公共设施抗震隐患排查,建立风险台账并动态清零,从源头提升建筑工程抗震能力。
三是多元联动,构建“大格局”。深化科普宣传与实践“双六进”机制,紧扣“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开展宣教演练50余场,同步开展线上知识竞答、作品征集展播,拓宽覆盖面。依托多类场馆打造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市级地震科普馆,推进灵璧、砀山、萧县特色县级场馆建设,形成“一县一特色”。打造“宿州赛事”地震知识科普品牌,承办国家级、省级竞赛;聚焦不同群体实施“科普进万家”、“小课堂”、“演练+急救”等精准活动,并举办“政府开放日”全方位展示成果,营造全民防灾氛围。
三、优化预案“抓实战”,促进应急能力提升
一是市级统筹,优化预案体系。在市级总体预案和地震专项预案框架下,编制应急处置“一张图”,明确指挥机制与响应流程,保障应急状态下快速协同联动;同步制定重点危险区应急准备、救援力量、物资保障等专项方案,细化职责、规范流程。
二是基层适配,聚焦“第一响应”。大力推进基层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与动态修订工作,摒弃“上下一般粗”,聚焦“第一响应”黄金时间,着力解决“怎么做”问题。将预案简明化、图表化、口诀化,确保基层干部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三是实战练兵,覆盖重点场景。将地震疏散演练作为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教育公众的硬性要求,市、县定期组织大型综合性演练,展示装备、磨合机制、树立样板。常态化组织学校、商场、医院、社区等重点场所和交通、电力、通信等重点部门开展疏散演练和“三断”保通演练。
四、靶向发力“补短板”,构建多维支撑格局
一是救援筑基,建强专业队伍。建立并动态更新应急救援队伍台账,加强与军队、专业救援队伍及社会应急力量联动,分类设置地震现场救援指导、综合抢险救援、医疗救护、“三断”抢修等队伍22支;立足平原地区抢险救援实战需求,重点加强市县道路保通应急队伍建设。依托2024年国债项目,配备个人防护、搜索破拆、通讯等基础装备器材2万余件套。
二是通信护航,贯通三级网络。实现市应急指挥中心与多部门、周边地市系统互联互通;与四大电信运营商战略合作,赋予其巨灾中指挥通信保障、震中搜索侦察、通信设施抢修等不同任务。为基层配备370MHz终端、北斗终端、卫星电话等,贯通市、县、乡三级指挥通信网络,增强大灾及“三断”条件下的通信保障。
三是保障托底,夯实救灾体系。构建“市级中心库-县级骨干库-乡镇支撑点-村(社区)补充柜(室)”四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网络,重点储备帐篷、棉被等物资7.3万件。推进直升机简易起降点建设(覆盖全部乡镇街道和重点行政村),依托公园、学校等设立市县级应急避难场所168处,满足大灾避险安置需求。
通过系统建设和综合施策,责任明晰、机制完善、风险感知敏锐、预警叫应及时、应急处置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日益健全。下一步,宿州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和精细化管理,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断提升灾害风险应对处置能力,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钢铁防线”。
皖公网安备 34130202000352

